时间:2023/7/30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北京知名手足癣医院 https://m-mip.39.net/m/mipso_8833641.html

知识和文化,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是什么?

是保护伞吗?

不,是武器。

那对于一个大山里的女孩子来说,是什么呢?

是改变命运的出口。

坚定地站在这个出口的引路人,是张桂梅。

人物:张桂梅

图片来源:人民日报

01

平凡世界的真英雄

如果说,超人是横空出世的「救世主」,

那么,张桂梅就是看清了平凡世界的「真英雄」。

39岁对于张桂梅来说,是人生的分水岭。

在此之前,她在云南林业企业工作,后来考上师范学校,遇到了一个白族青年——成为了她的丈夫。

二人十分恩爱,似乎一切将会平淡美好地延续下去。

人物:张桂梅和他的丈夫

然而,一个意外却打破了宁静的生活。

年,张桂梅的丈夫患上胃癌,不久便去世。

呆在充满丈夫回忆的地方,触景伤情,她便“逃”到滇西北去教书。

当时,有条件最好的中学请她代课,她毅然拒绝,选择了云南西北深山里,师资最差、经济最贫穷、环境最恶劣的华坪县。

一到华坪县,她就接下四个毕业班,担任语文和政治的教学任务。

仅仅一年时间,她教授的政治获全县二等奖,其中一个班位列全县第二名。

所有的悲痛都转化为力量,倾注在张桂梅的教育事业中。

这一教,就是40多年。

期间,她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——华坪女子高中。

那到底是一所怎样的高中呢?

年,华坪女高首次高考,本科上线69名,综合上线率就达到百分之百。

年,学校有人参加高考,分以上有17人,一本线以上70人。理科最高分,文科最高分。达到专科成绩的9人,其余人全部上了本科,本科率超过94%。

连续10年,华坪女高高考综合排名位列全市第一。

至今为止,华坪女高已将名山区女娃送进大学。

这背后,张桂梅付出了什么呢?

用张桂梅的话来说:

我们是用命换来的,确实是的。

从进入华坪之后,她先后得了子宫肌瘤、肺纤维化、肿瘤等14种疾病。

但对她而言,将这些女孩“放飞”出大山的幸福感和使命感,远大于病痛的折磨。

可以说,没有张桂梅,就没有这些奇迹。

02

那些消失在课上的女孩

说起张桂梅建女子高中的原因,不过是一件件令她于心不忍的“小事”。

有一次,张桂梅收学杂费,一对爷俩来了。

他们穿得破破烂烂,拘谨得很。

当爹的伸出宽大的手掌,里面都是成团的一元、一毛纸币,还有硬币哐当作响地掉下来。

他满是皱纹的脸堆起不好意思的笑:

“我只有这些了,有了钱,我还会再送来的。”

一旁的小女孩看着张桂梅,皮肤黝黑,眼神清澈。

那一刻,张桂梅无言感动。

有时候,张桂梅上着课,总会发现班上的女孩子离奇“消失”。

为了解原因,她跨过几座山,忍受着身体的疼痛,走了好多路去家访。

有位高三女孩子的家长,不愿意让女孩再念书,理由居然是:

家里弟弟要念书,因为他是儿子。

图片来源:网络

重男轻女的观念,深深根植在无知的村民脑中。

无助、悲叹、可恨。

她深知:“女孩子受教育,可以改变三代人。”

一个想法,就这样在张桂梅心中萌生:

创办一所只属于女孩的中学,斩断这些无知愚昧的观念!

从那以后,本就不富裕的她,极其省吃俭用,开始筹钱。

更是将一天的支出,缩减至三块钱。

利用每年的寒暑假和不多的空闲时间,她就到街上、到外地去筹钱。

说是筹钱,倒不如说是“乞讨”。

人们要么就不理她,要么就扔来白眼:

“戴个眼镜斯斯文文,没想到还骗人!”

曾想到企业寻求帮助,却被保安威胁:

“你再不走,就放狗咬你!”

走投无路的她,坐在路上哇哇大哭。

图片来源:张桂梅校长纪录片

转机出现再年。

那年,张桂梅当选了人大代表。

她穿上稍微看得过去的一件旧衣服,就去参加会议了。

进门不久,却被一个新华社的女记者拦下,小声提醒:“你摸摸你的裤子。”

张桂梅一看,才发现裤子上有两个破洞,她脸颊瞬间通红,想要钻到地洞去。

“等会议结束后,我想找你聊一聊。”

那个晚上,女记者和张桂梅彻夜长谈,张桂梅把自己的梦想告诉了女记者,涕泪满脸,也挡不住她眼里的光。

女记者被深深打动,回去后就写下了一篇报道,名为“我有一个梦想”。

一时间,张桂梅和她的事迹被国人所知晓,丽江市和华坪县各出资万,社会上的各路声援纷至沓来。

年8月,华坪女子高中正式建成。

此时距离她参加人大会议,仅过去一年的时间。

图片来源:红星新闻

那些因为贫穷而不得不辍学的女孩子,终于有了新的归属。

但张桂梅创办女校之后,就没有家了。

因为,她的“家”就在学校——三楼最靠门的床铺。

图片来源:丽江日报

为什么是这里呢?

她说:“在这里,我可以挡住点什么啊。”

挡住点什么呢?

有人说:

也许是半夜飞进来的虫子,也许是闯进来欺负女孩子的坏人,也许是父母伸出的要带孩子回去嫁人的手,

但无论是什么,都挡不住张桂梅想要“放飞”她们的心。

03

“一意孤行的”填鸭式教育

华坪女高自年首次高考,就不断取得好成绩。

很多学校纷纷前来取经,却又不断摇头离开。

理由是:不科学、不现代化。

那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教育方式呢?

一个词语可以很好地形容:填鸭式教育。

学校唤醒孩子们的钟声,会在6点40分响起。

而这时,孩子们的读书声,早已进行了50分钟。

因为张桂梅规定的起床时间,是早上5点半。

张桂梅自己,则会在5点15分起床,拿着小喇叭巡逻和催促,在楼梯间、过道上喊着:

起床喽,姑娘们!姑娘们,抓紧时间!

女孩们起床后,快速收拾好,跑步去教室。

下课到食堂的时间,不能超过3分钟。

午饭时间,不能超过10分钟。

紧张的课程结束后,女孩们回到宿舍,借过道上的灯继续读书做题,12点之后才能睡觉。

高三的女孩,则要12点20之后才能睡觉。

有人问张桂梅:“5个小时的睡眠时间,孩子白天困了怎么办?”

张桂梅回应:“怕什么?困了就站起来念书。”

素质教育和读书无用论盛行的社会,有许多质疑的声音扑向她。

张桂梅却一意孤行。

她说:

这个教育不像城里想的那么简单,我们国家比较幅员辽阔,想接受同等的教育,根本不可能。读书对有些人不重要,但是对我们这群孩子,是百分之百的重要。

师资不够,教材不好,很多孩子的基础甚至只有小学水平。

那就使劲背,使劲做题,这样才能“笨鸟先飞”。

与衡水中学相比,有过之无不及。

只有读书才走得出去,不读书,就没法救孩子们。

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?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应该推崇的?

任何脱离社会现实讨论的方案,都是不切实际的。

国家不止有繁荣的城市高楼,还有低矮破败的农村屋瓦。

这些女孩困在家里,不读书,不拼命考试,就要等着嫁人生子。

任由自己的宿命,在孩子身上重演一遍。

对于这些大山里的孩子,尤其是女孩子,我想,这是目前最好的出路。

至今为止,华坪女高培养出的学生,有的成为了警察,有的成为了教师,有的成为了医生……

她们进入社会后赚的第一笔钱,都会捐寄回母校。

但张桂梅却说:

“我就希望她们飞出去,飞得远远的,不要老惦记着起飞的地方,不要有心里包袱。”

就这样,一个又一个的女孩,飞出了家门,飞出了农村,飞出了大山,飞到了自己梦想中的大学,飞向了自己的“未来”。

有人把张桂梅比作明灯。

但不同的是,她是明灯,也是明灯的点亮者——

“以一灯燃诸灯,终至万灯皆明。”

将来,一定会有更多山区的女孩,也能通过知识武装自己,改写命运,飞出大山,看看诗和远方。

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zp/pgzp/5621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