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5/3/16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中新网丽江12月29日电题:矿工变果农云南华坪去“黑”增“绿”促高质量发展作者韩帅南正值冬季,云南省华坪县的晚熟芒果早已下市,果树上的绿叶仍然鲜艳。数万亩郁郁葱葱的芒果树与蔚蓝的天空、清澈的金沙江,共同绘就一幅绝美的画卷。“几十年前,华坪可是另一副样子。”50岁的华坪县石龙坝镇德茂社区居民孙绍华回忆,“当时县里煤矿遍布,每有汽车驶过都会激起漫天的煤灰。那会儿可没人敢穿白衬衫。”华坪县曾是全国个重点产煤县之一。年产煤高峰期,全县有煤矿82对,原煤产量达万吨,县财政70%以上直接来源于煤炭产业。早上外出放牛,晚上回家脸就变得“黝黑”是孙绍华童年最深刻的记忆。“但那时干啥都离不开煤。”长大后,孙绍华开起了小煤矿,后来又购买汽车干起了煤炭运输。煤炭产业为华坪县带来一时的经济繁荣,但长期的开采导致当地水源枯竭、地表开裂,大量煤矸石堆积,灰尘污染严重。面对这样的情况,华坪县痛定思痛,在不断探索中,一边做去“黑”的减法,一边做增“绿”的加法,闯出了一条“矿业转型、矿山转绿、矿企转行、矿工转岗”的“四转”新模式。“我们积极引导辖区从事煤矿、非煤矿山开采加工的业主转变思想观念,把产业主导由黑色煤矿转向以芒果为主的绿色生态产业。”石龙坝镇党委书记陈古周介绍,当地通过“就地转化、洗选消化、覆土绿化”的方式,高效治理煤矸石污染。“现在不靠煤炭,芒果树也能带来真金白银。”孙绍华说。年,他种植的50亩果树收获芒果20万斤,收入达50余万元。截至今年11月,石龙坝镇芒果种植面积达16.6万亩,全镇芒果种植户中收入万元以上的有5户,10万元以上的超过户。陈古周表示,“广大群众在享受芒果产业发展甜头的同时,也把曾经光秃秃的荒山变为了以绿色为底色的‘金山银山’,实现了矿山转绿。”数据显示,华坪县煤矿从82对关闭退出到13对,减少84%,原煤生产从年的万吨下降到年的48万吨,下降80%。有25家煤炭企业转为发展高原生态产业,从事绿色产业的人员达到7.3万人。该县已形成以芒果为主,区域化发展花椒、柑橘、核桃等生态产业共计万亩。去“黑”增“绿”不仅富了当地民众的口袋,也让华坪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。金沙江流经华坪50余公里,这里的干热河谷气候造成的水土流失、石漠化严重曾给当地民众带来过不小的困扰。“我背后这一片过去都是荒山,一到雨季,山上的泥土就会被雨水冲刷进金沙江里,让江水变得很浑浊。”居住在金沙江畔的石龙坝镇果农王道相说。本世纪初,华坪县开始引导民众在荒山、荒坡发展绿色产业,王道相也成为当地第一批芒果种植户。“之前的荒山现在都被我们种上了芒果,周围的环境也变好了。”如今,王道相家种有多亩芒果,已经成为石龙坝镇的芒果种植大户之一。目前,华坪境内金沙江边植被覆盖率逐年提高,沿岸芒果种植面积近10万亩,雨季入江沙量大大减少。在民众的直观感受中,江水由浊变清,水中鱼类的品种也逐渐增多。如今的华坪,始终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,以绿色转型引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,努力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,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。(完)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zl/pgzl/7400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