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5/3/20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
有这样一所学校,高中名学生,今年高考,好消息不断传来:有人全部达到了本科,9名学生超过了专科分数线,而分以上的,就有17人,本科入学率高达94%。可面对这个成绩,校长却不太满意,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学校位于丽江,学校很特殊,只招收女子,所以它是当地唯一一所女子中学,最重要的是,这是一所全免费的学校,学生是一些特殊的群体。用校长张桂梅的话来说,“这是一所专门给贫困山区的女孩子上的高中”。年,满族姑娘从黑龙江的牡丹江,跟随姐姐到了云南,在之后的几十年里,她把自己的全服身心都献给了山区的教育事业。张桂梅经常听到山里孩子的不幸遭遇,很多贫困女孩的命运让她心痛,她认为要解决这些失学女孩,最好的方式便是解决教育问题。于是,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脑中萌发了,能不能办一所女子高中,专门接纳这些女娃,让她们能接受免费的高中教育,让她们有机会走出大山,实现自己的梦想,也许这悲剧会少很多。可办所学校谈何容易,需要很多的资金,于是,张桂梅开始四处募捐。她的举动得到了云南省委和丽江市委的支持,年9月,华坪女子高中建成,迎来了第一批学生,那一次,就招了名女学生。她的举动,让不少家长为之感动,他们纷纷感谢张桂梅,给了他们的娃一个公平的受教育机会。张桂梅35岁那年,丈夫去世了,膝下没有孩子,张桂梅孤身一人,便和学生们吃住在一起。年,华坪女子高中迎来了第一次高考,近百名学生里,有69人考上了本科,而从办学至今,张桂梅已经送走了10届毕业生,毕业人数达名。这么多年来,张桂梅感触颇多,最让她揪心的是,上课的女生数量本就不多,有些还会无故从课堂上消失,也就是读着读着,人就不来了。张桂梅为了搞清楚原因,进大山,去那些退学的女生的家家访。一聊,张桂梅就清楚了,一些家庭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,给孩子定下了婚事。十几岁的小姑娘,自己还不成熟,就要出嫁了,这孩子一辈子的前途就这么毁了。能谈成的,张桂梅就尽力劝说,谈不拢的,死活都拦不住的,张桂梅找到当地村委会进行沟通,请他们帮忙。对于那些困难户,她拿出自己的工资补贴他们,一门心思就是要把他们带回去读书。“一个女孩受教育,她改变的,可是三代人,从此可解决母亲和孩子都没文化的恶性循环!”当然,这其中让张桂梅感到自豪的,便是她的学生有的去了浙大,有的则去了厦大、川大、武大等知名学府。有记者问她,你这样做是否值得时,她坚定地回答说,我付出了自己生命中很多的精力,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山区的女孩,摆脱现状,接受教育。这位和教育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民教师,始终把孩子放在第一位,坚持把学生学习、生活都放在心上。曾经有一位毕业于华坪的女生说,张桂梅老师待自己如家人一般,真的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。她回忆说,自己上高一时,有一次把外套洗了,晚自习时,因外套没干,于是硬着头皮去了。在做作业时,她感受到了一双大手的温暖。张桂梅为她为什么大冬天穿这么少,说着便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给她穿上,便快步离开了教室。当这个女生执意要还给张桂梅时,张桂梅语重心长地对她说,“别感冒了,影响学习就不好了。”一句话,让这个女生热泪盈眶。第二天,女生去归还张桂梅的衣服,发现她单薄的身体有点微微颤抖,一直咳嗽,明显是感冒了,女生内疚得再次哭了,张桂梅还把自己手提袋中另一件外套递给了这名女生,还嘱咐她别生病。这就是张桂梅,对学生很大方,自己花钱却一省再省。她把自己的所有工资、奖金,都捐了山区的教育事业,十多年里,共计捐献了一百多万元。她不过是一个普通人,却拯救了一代人,也许她的想法很简单,但只要”他人幸福便是自己最大的安慰”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,希望张老师身体健康,好人一生平安。
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:http://www.13801256026.com/pgyy/pgyy/7431.html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